導言:2018年初,大地風景文旅集團旗下北京大地風景旅游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事業十部團隊奔赴四川省巴中市,踏遍大巴山深處的山山水水。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歷經多輪匯報溝通,項目完滿通過專家評審及政府審批,《四川省巴中市全域旅游規劃(2018-2035年)》將于近日正式印發。
規劃簡介
《規劃》共分近中遠三期,共16章69條,將巴中旅游形象定位為“山水畫廊·秀美巴中”,按照“大景區、大旅游、大產業”發展總體要求,堅持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載體,以三產融合發展為重點,以通道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改革管理機制為保障,推動全市旅游業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轉變,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向綜合目的地轉變,力爭“加快建成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森林康養目的地,加快建成旅游經濟強市”。
《規劃》構建“一城四核四區,兩軸一環”的全域旅游空間布局,重點打造“山水、洞天、紅色、人文、康養”五大旅游產品體系,圍繞巴中主城區森林城市公園、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川陜蘇區王坪景區、黃石—恩陽旅游度假區、白衣古鎮五個核心項目,開發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精品民宿、傳統村落、體育運動、演繹娛樂、自駕營地七大類型創新旅游性吸引物,建成世界遺產旅游產業集聚區、現代森林康養旅游產業集聚區、紅色體驗旅游集聚區和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集聚區四大旅游集聚區,總投資將達1536.6億元,以推進巴中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
規劃亮點
01.拓展重點旅游協同區實現協調發展
《規劃》構建成渝西戰略協同區、周邊戰略協同區、友城戰略協同區三大類戰略協同區,擴大旅游領域開放合作。同時,規劃以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為契機,加強南江-漢中旅游協同區、平昌-達州旅游協同區、恩陽-南充旅游協同區合作,共同推進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產業鏈協同配套和旅游公共服務異地同享。
重點推進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旅游服務基地建設,促進與漢中高鐵站的“高鐵-快巴”聯運。共同保護米倉山自然生態廊道,嚴格保護生態水源地。推動平昌旅游產品的轉型升級,積極引進康養度假戰略性產業,加強對達州客流的導入。推進與朱德故里、閬中古城的道路連通,旅游路線聯合推廣,旅游產品聯合營銷。
同時,深化巴中與泉州、煙臺、上海虹口區、北京東城區等12個友好城市的旅游合作,加強旅游相關各級部門在旅游開發經驗、旅游管理經驗等方面的互訪交流學習。促進友好城市的各類社會團體到訪巴中,推介巴中。擴大友好開放合作范圍,與更多旅游城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
02
構筑市域旅游新格局建設"旅游強市"
《規劃》中將巴中旅游發展構筑為“一城四核四區,兩軸一環”總體空間結構,形成多層次、成網絡,促進城市發展的旅游空間格局。
一城即以巴中中心城區為主體,打造現代森林公園城市,承載巴中及秦巴山片區的旅游發展目的地、集散地、中轉地的綜合服務功能。
四核即以光霧山-諾水河景區、黃石-恩陽旅游度假區、川陜蘇區王坪景區、白衣古鎮-皇家山為四大核心景區,集聚旅游產業形成四大旅游集聚區。
四區即世界遺產旅游產業集聚區、現代森林康養旅游產業集聚區、紅色體驗旅游產業集聚區、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集聚區。
兩軸即巴中旅游東西兩軸。西軸依托巴陜高速,串聯萬壽養生谷-黃石旅游區-巴中城區-光霧山景區等。向南對接成都、南充、重慶,向北對接漢中、西安、銀川等方向的客源。東軸即依托鎮廣高速,串聯白衣古鎮-三十二梁城-燕亭山旅游度假區-王坪景區-空山天盆。向南對接廣安、達州,向北對接鎮巴、安康、西安、武當山等方向的客源。
一環即兩軸之間以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環聯系。該環是以米倉大道、諾水河快速路、平昌三十二梁風景廊道、恩廣高速等串聯兩大發展主軸,連接重要節點和鄉村休閑節點,形成巴中旅游發展主環,是巴中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環線。
同時,依托巴中城鄉發展體系構建“主城區-縣城區-旅游重點鎮-旅游潛力鎮-旅游鄉村”旅游體系空間構架。完善以巴中中心城區、縣城所在鎮為核心帶動,重點旅游鎮為骨干,布局合理、層級清晰、功能完善的旅游城鄉體系結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03
突出區縣旅游新亮點增強發展實力
《規劃》中提出,區縣旅游要突出新亮點,結合各區縣自身條件優勢、明確旅游發展思路,走特色化、差異化旅游發展道路,以重點項目為支撐,推進各區縣旅游高質量發展。
深挖文化內涵形成“巴文化核心體驗中心”
重點依托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品牌,保護文星街-小街子和正街-老場街兩個文化街區。通過街區街巷整治、深度挖掘文化內涵、院落改造等行動計劃,豐富古街區業態,盤活古街區遺產,激發古城活力。圍繞巴味、巴樂、巴服、巴舞等文化,重點發展巴文化體驗、巴文化觀光休閑、巴文化度假、巴文化演藝等業態,形成巴文化核心體驗中心。同時,依托便捷交通和豐富的森林資源,在市郊引進大型康養項目,打造秦巴特色的森林康養基地。
旅游+航空打造時尚生活度假區
隨著恩陽機場的建成通航,恩陽區將突出恩陽機場的交通樞紐作用,強化巴中市區作為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以黃石盤旅游度假區、恩陽古鎮為恩陽區旅游發展兩大核心,推動城市旅游發展。塑造恩陽南部為時尚生活度假區,形成不同特色的鄉村休閑度假區。
以龍頭景區為引領輻射帶動多產業發展
南江縣以強化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龍頭景區帶動作用,輻射周邊民宿、休閑、山地運動、教育、溫泉度假等業態發展;依托黃羊產業,促進黃羊牧場旅游組團發展;發展巴中種植及深加工產業,推進巴藥養生度假產業發展。
創新紅色旅游發展打造川陜蘇區1933紅色旅游集聚區
紅軍之鄉的通江縣圍繞王坪、得漢城、毛浴古鎮、城區,打造川陜蘇區1933紅色旅游集聚區,紅色旅游創新發展,帶動通江縣發展;保護和開發諾水河溶洞,打造極致溶洞體驗旅游區;同時,依托空山天盆和諾水河景區,打造夏避暑、冬溫泉度假勝地。依托鄉村旅游環線,強化陳河銀耳產業、鷹歌葡萄酒產業、東郡水鄉民宿產業,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組團。
提升旅游服務能力打造鄉村旅游樣本
平昌縣充分發揮巴中鄉村旅游資源優勢,提升鄉村旅游品質,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豐富旅游要素、形成特色品牌、完善旅游功能、優化生態環境、提升服務能力,加快構建有吸引力、有競爭力的全域鄉村旅游產業體系,使之成為巴中旅游產業發展新引擎。
作者:鄧冰、高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