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Mount Wutai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臺山由古老結晶巖構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聳立,峰頂平坦如臺,故稱五臺︰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巖峰。五峰之外稱臺外,五峰之內稱臺內,臺內以臺懷鎮為中心。五臺周長約250公里,總面積2837平方公里。五臺之中以北臺最高,北臺頂海拔3061.1米,有“華北屋脊”之稱。山中氣候寒冷,臺頂終年有冰,盛夏天氣涼爽,故又稱清涼山,為避暑勝地。五臺山自然植被以草地為主,由草甸、草原、灌叢構成,是優良的夏季牧場。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58~75)年間起,歷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中國歷代建筑薈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唐代全盛時期,五臺山共有寺廟300馀座,經歷幾次變遷,寺廟建筑遭到破壞。目前臺內外尚有寺廟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兩座木結構建筑。顯通寺(靈鷲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羅睺寺被列為「五臺山五大禪處」。臺懷鎮是寺廟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臺山佛事活動和經濟生活的中心。相傳五臺山是文殊師利菩薩講經弘法的場所。歷史上,印度、尼泊爾、朝鮮、日本、蒙古、斯里蘭卡等國的佛教信徒,來此朝圣求法的甚多。是當今中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每逢盛夏,海內外游人香客前來游覽觀光、燒香拜佛、絡繹不絕。每年6月舉行盛大的騾馬交易大會,進行物資交流、文藝會演和消夏避暑。
1982年11月國務院首批公布五臺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2年 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
1992年12月國家旅游局授予“中國旅游勝地40佳提名單位”
1997年 被國家旅游局作為向海外推出的35張王牌旅游產品之一
1999年9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
1999年10月國家建設部授予“文明風景名勝區”榮譽稱號
2000年9月中央文明辦?國家建設部?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榮譽稱號
200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國家環境保護局授予“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先進集體”
2000年12月國家建設部授予“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集體”稱號
2001年1月國家旅游局審定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2002年12月選評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
2005年9月五臺山順利通過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9月國家建設部授予五臺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先進單位稱號
2005年10月通過GB/T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2006年1月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聯合授予“全國創建文明風景旅游區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06年1月五臺山佛樂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2月列入國家建設部公布的首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位居前列,并授予“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稱號
2007年4月國家人事部?國家旅游局聯合授予“全國旅游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7年5月國家旅游局審定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2007年11月國家建設部授予“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優先單位”稱號
傳統九大佛事活動
農歷七月十五(公歷9月3日)的盂蘭盆會、農歷七月二十四(公歷9月12日)的龍樹菩薩圣誕法會、農歷七月三十(公歷9月18日)的地藏菩薩圣誕法會、農歷八月二十二(公歷10月10日)的燃燈佛圣誕法會、農歷九月十九(公歷11月5日)的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農歷九月三十(公歷11月16日)的藥師琉璃光佛圣誕法會、農歷十一月十七日(公歷2010公歷1 月1日)的阿彌陀佛圣誕法會、農歷十二月初八(公歷2010年 1月22日)的釋迦牟尼佛成道法會、農歷二○一○年正月初一(公歷2010年2月14日)的彌勒菩薩圣誕法會。
其他佛事活動
指供養千僧的齋會。又稱千僧供養、千僧會。《大智度論》卷三載(大正25·78b)︰‘憶王舍城中,頻婆娑羅王約敕常設千比丘食,頻婆娑羅王雖死,此法不斷。’同書卷二亦載及佛滅后,摩訶迦葉選千人結集經藏,以王舍城常設飯食供給千人,因此選取千人。我國自南北朝以來即相當盛行,王侯貴族屢屢行之。如陳后主至德四年(586),詔請智顗于崇正殿為皇太子授菩薩戒,設千僧齋。唐太宗于貞觀八年(634),為穆太后建弘福寺,設千僧齋,懿宗于咸通十二年(871),于禁中設萬僧齋。在日本,自孝德天皇于白雉三年(652)舉行講經以來,亦盛行此千僧齋。但所謂千僧齋,并非限于千人之數,乃系泛指對眾多僧侶的供養而言。
跳布扎
時間在農歷六月十五前后,起源于西藏,是五臺山黃教每年舉行的重大佛事活動。在活動前一天,寺內喇嘛就開始念護法經,跳金剛舞,在菩薩頂“鎮鬼”;十五日,百余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薩頂,穿街繞巷,最前邊架著彌勒菩薩像,其后大喇嘛坐轎,二喇嘛騎馬,其余僧眾吹奏廟堂音樂,浩浩蕩蕩的往羅睺寺去“跳神”;十六日,又在菩薩頂“斬鬼”,大、二喇嘛穿戴皇賜服飾,外列僧人頭戴面具裝扮28宿,就地畫圓,按圓行步,并輔以身形手勢。通過此活動以驅除邪惡,迎來吉祥安泰。
騾馬大會
每年農歷六月舉辦,期間舉行大型佛事活動、民間文化活動、騾馬牲畜交易大會。朝會活動內容豐富,其主要一項是四方僧侶云集臺懷鎮做道場、誦經,使五臺山充滿了神秘的宗教色彩。游人不但參觀了五臺山的寺廟建筑群,而且欣賞了當地的民俗風情。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自古以來就有興盛的朝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朝會逐漸演變,從而形成了五臺山國際旅游月,為展示佛教圣地五臺山的鎮山文物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五臺山佛教文化節
時間:8月21日—9月21日, 活動地點:忻州市五臺山, 活動內容: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終年香火繚繞、梵音不斷,宗教氣氛濃厚。每年8月,這里舉行盛大的旅游節慶——“五臺山佛教文化節”,屆時各方賓客和僧眾云集,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盛況空前。期間舉行大型佛事活動、民間文藝活動。
“入遺”后的第一個國際旅游月
國慶慢游山西: 禮佛吃齋 賞月聽鐘
結緣五臺山 圓夢中秋節
五臺山推出“851”秋冬旅游特色項目
中國五臺山八月將舉辦”佛光普照四海結緣“大會
佛教音樂成為五臺山旅游新亮點
………
文殊菩薩是否真在五臺山顯靈?
五臺山:“五爺”是怎樣被制造出來的?
五臺山明月池菩薩水中顯靈!!!!!!!!神哪!!!!!
中國佛教圣地五臺山傳出消息:2007年,五臺山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喜獲豐收。截至12月31日,五臺山2007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數和收入比上一年又有增長,接待游客近34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16億元人民幣。
五臺山和諧幽雅的旅游環境深深吸引著全國各地游客,再加上旅游消費券的發行,為五臺山帶來了更多的游客,據該景區假日旅游信息中心統計,5月1日當天共接待海內外游客3.62萬人次,創“五一”黃金周改為小長假以來最高紀錄。
中國五臺山第四屆佛教文化節暨第十八屆國際旅游月于8月22日召開,當天上午即成功簽約兩個項目,共引資11億元。
第一個項目是五臺縣駝梁區風力發電場項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擬引資10億元。五臺縣政府縣長任建華與河北興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趙化民就風力發電項目簽約。第二個項目是投資5000萬元的五臺山游客服務中心、投資7000萬元的旅游市場、投資500萬元的預備停車場項目,由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局長梁有升與山西省旅游集散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珊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