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文化景區依托法門古寺而建,位于陜西省扶風縣,景區一期工程斥巨資打造(25億元),占地約1300畝,是由臺灣著名建筑設計大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的。景區由山門廣場、佛光大道、法門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眾多藝術佛像、園林雕塑小品等幾部分組成,全面展示了佛文化在哲學、政治、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 景區建設自2007年3月,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由曲江新區管委會組建了法門寺開發建設團隊,與寶雞市人民政府一起負責項目開發建設。項目總規劃面積9平方公里,分為東區佛文化展示區與西區綜合服務區,整體區域規劃依托佛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為發展基礎,是陜西省委、省政府強力推出的十大文化旅游工程之一,也是曲江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的重要輻射、延伸區域。
1、設計思路:Logo由“合十塔”和“法門”的“門”作為基本元素構圖組合而成。“合十塔”是法門寺建成后的標志,也是世界佛教的標志;“法門”是景區的名稱,也有“佛法之門”的意念。
通過藝術變形,標志的核心元素“合十塔”具有“虔誠之手”和“初開之蓮”的意象,表達了“我心向佛”的涵義。
標志由三個“門”字變形而成,三個門形成的三個圈代表佛教“往世、今世、來世”的概念,三個門分別象征“往世門、今世門、來世門”。由“合十塔”透出的光芒穿過三層門,表達了以“法門寺”為起點“超脫三世”的最高境界。
標志由“圓”和“方”構成,代表“天圓地方”。“天圓地方”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標志用此寓意佛教文化和中華文化的相融共生、和諧發展。
從具象角度看,標志以“合十塔”為中心光芒四射,體現了“佛光普照”的意念。
以規劃區的中部南(偏東)北大道為縱軸,以菩提大道為橫軸,總體上將規劃面積劃分為四大區域:
東北區域——圣中之圣,建設舍利塔、寺院和博物館為中心的朝圣中心;
東南區域——圣中帶俗,建設佛劇院、佛文化主題公園、禪修村和佛學院等;
西南區域——俗中之俗,發展特色商業服務和佛緣加工業等;
西北區域——俗中之圣,發展佛泉養生和溫泉度假及居住房地產等。
2、功能分區布局:圍繞“佛文化”中心主題,形成了“1+5”組團發展的空間格局。分別為中心的佛教文化中心區,周邊的佛泉養生區、佛度服務區、佛緣產業區、佛學應用區和佛蔭農業區。
佛教文化中心區——打造世界佛教文化國際交流中心
指佛、法、僧三區組成的主體區域,主要由一塔(合十舍利塔)一寺(法門寺)一道(佛光大道)等“三個一”核心景點組成。佛教文化中心區是法門寺“世界佛都”最核心的部分,是法門寺旅游經濟區持續發展的根本依托。
佛泉養生區——打造中國第一個佛療養生園
位于旅游經濟區的西北部,利用旅游經濟區地下特有的溫泉資源和法門寺作為著名佛教圣地的影響力,結合優良的生態環境,開發以佛教養生為目的、以溫泉洗浴養生為特色的休閑度假區。
佛都服務區——打造文化體驗型生態休閑街區
位于佛教文化中心區西側中段,主要承擔整個經濟區的行政管理和配套服務功能,同時提供文化娛樂、休閑購物等旅游消費功能。
佛緣產業區——打造中國第一個佛緣產業基地
位于佛教文化中心區西側南段,主要承擔佛緣系列品牌旅游商品和佛事用品生產的功能,同時可以開展相關工業旅游。
佛學應用區——打造世界第一個佛學應用基地
位于旅游經濟區東南部。為佛學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應用提供創新創業平臺,是佛學應用產業的孵化器。
佛蔭農業區——打造關中最具特色的生態農業觀光樂園
位于旅游經濟區的外圍,主要承擔生產生態農產品的功能,同時可以開展農業觀光和農事體驗旅游。
景區核心區(舍利塔——佛光大道——山門廣場)
佛光大道兩側為佛文化雕塑長廊,西側反映佛祖成佛歷程,東邊反映佛家弟子發展和傳播佛教的脈流。
【主要功能】1、提供朝圣空間 2、了解佛教文化、歷史和藝術
【運作形式】1、隱態產業,以募捐為主 2、香燭與佛教用品銷售
3、小賣部 4、電瓶車服務 5、導游服務
【主要特色】1、莊嚴 2、宏大 3、簡潔 4、壯麗
【目標群體】1、佛教信徒 2、普通游客
法門寺博物館(珍寶閣)
【主要功能】1、展示佛教珍藏(地宮文物) 2、展示高僧大德的佛教創新思想
【運作形式】1、小賣部 2、導游服務
【主要特色】1、古典 2、輝煌
【目標群體】1、佛教信徒 2、觀光游客
【主要功能】1、僧人修行空間 2、游客觀光
【運作形式】1、隱態產業,以募捐為主 2、香燭與佛教用品銷售
3、小賣部 4、電瓶車服務 5、導游服務
【主要特色】1、莊嚴 2、古樸
【目標群體】1、佛教信徒 2、觀光游客
佛學院
【主要功能】1、僧人學習場所 2、佛學研究場所
【運作形式】1、文化教育 2、文化研究
【主要特色】1、注重國際交流
【目標群體】1、佛教學生 2、佛學研究者
佛食宿設施(佛光閣、善緣居)
【主要功能】1、提供佛文化飲食 2、提供佛文化體驗住宿
【運作形式】1、素食供應 2、靜修式住宿
【主要特色】1、體現佛學食宿的特征
【目標群體】1、佛教信徒 2、觀光游客 3、佛學愛好者
* 以下項目均在開發中,法門寺文化景區的二期工程及后續工程中陸續實施建設。
佛劇院【開發中】
【主要功能】1、佛樂表演 2、高僧講壇
3、大型佛教研討會 4、大法會
【運作形式】1、音樂會 2、大型會議
【主要特色】1、宏大、輝煌
【目標群體】1、佛教信徒 2、觀光游客
禪修村【開發中】
【主要功能】民眾進行佛教修行體驗
【運作形式】文化培訓
【主要特色】參與性很強的體驗活動
【目標群體】對佛學思想有興趣,想改善自身修養的人才
佛文化主題公園【開發中】
主要有參與性的各國各朝代佛教活動項目。采用主題公園的開發方式,展示佛教的典故、八大圣地、傳奇的人物事跡等等,打造我國第一個佛教主題文化公園。采用動漫的表達方式,用直觀的、生動的、簡介的方式將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表現出來,觀賞性很強。
五星級露天溫泉賓館
集住宿、餐飲、會議、商務、娛樂、休閑、健身和大型露天溫泉等功能為一體的豪華型溫泉度假村,以禮佛沐浴為特色。
周原文化主題酒店
以周原文化來體現酒店特定的建筑風格、裝飾藝術和文化氛圍,以古樸、粗獷、大氣為基調,讓住宿游客體驗一種返樸歸真的意趣。
老年公寓(老年度假中心)
抓住我國步入老年時代的契機,利用獨特的佛教文化氛圍和優良的生態環境條件,建設特色老年養生公寓,配套相應學習交流、休憩娛樂、康體健身、療養保健設施和服務。
凈心園(青年公寓)
根據青年人多變的特點而設計的產權式短租公寓,讓青年人有一段時間可以在此脫離塵世的喧囂,恢復寧靜的心態。是集溫馨、舒適、租期靈活于一體的現代公寓;擁有家庭式的居室布局,可提供諸如家居清潔、送餐、洗熨、電召的士、叫醒服務、訂書報、雜志、代訂車船飛機票等一系列酒店式服務,既有家的私密性和生活氛圍,又有高檔酒店的良好環境和專業服務。
凈心園(高級別墅)
其基本功能與青年公寓相似,但目標客戶群是高收入者,以企業家、高中級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為主要服務對象。
禪修堂
在溫泉度假區建立禪修堂,為大金額募捐者免費提供一套或多套別墅,禪修堂應當將佛教中禪修的許多元素融入到別墅(獨立別墅或聯體別墅)設計中,體現禪修以及休閑風格,在總體規劃上與溫泉度假村一起考慮。
佛療中心
利用佛學思想進行養生療養。偏重養生功能,以水療、花療、香薰療、石療、食療、樂療等為主。
行政管理中心(社區服務中心)
提供行政管理服務功能
投資服務中心
提供投資創業服務功能
城市配套中心區(學校、醫院、郵電、網吧等)
提供教育、醫療、電信服務功能
佛都文化城(文化廣場,RBD區)
蓮花造型的大型建筑,展示關中民俗文化、周原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系列以及提供休閑娛樂和購物等功能
佛韻茶街
規劃為園林式街區,街區分海外茶風和中華茶韻二個小區,分別布置有英國茶館、俄羅斯茶館、希臘茶館、日本茶道館、韓國茶館、印度茶館、斯里蘭卡茶館和臺灣凍頂茶館、香港絲襪茶館、福建烏龍茶館、潮州功夫茶館、云南普洱茶館、洞庭君山茶館、杭州龍井茶館、藏族酥油茶館、蒙族馬奶茶館、客家擂茶館、白族三道茶館等。
本街同時具有觀光、美食、購物消費和康體四大功能。街區由具有各國和各地建筑風格的花園式別墅構成,如同一個小型的建筑博物館,風情迷人。每幢別墅限定只提供一類茶品,臨街可設簡易茶檔,讓普通游客試嘗,庭院和底層為中檔茶座,二、三層則為高檔茶室,讓中高檔消費者品茶,同時銷售茶葉和茶點。由于茶療也是康體健身的一種重要方法,因此本街區還具備了康體養生的功能。
佛香花街
園林式風情街區,沿街布置各色花店,所售花品均于清晨在萬人廣場由高僧開光,以此提高鮮花的品位和價格,另布置各種熏香店,出售供佛用或自用的各種柱香、塔香和盤香。
佛味素街
園林式美食街區,設各國、國內各地各民族的素食館,包括京都素食館、齊魯素食館、徽州素食館、淮揚素食館、姑蘇素食館、湘江素食館、天府素食館、閩南素食館、臺灣素食館、粵海素食館、潮州素食館、泰國素食館、越南素食館、法國素食館、澳洲素食館等,也可以設水果吧、菜汁吧等。
佛色玉街
園林式風情街區,銷售玉器和各色工藝品。玉石是十分貴重的飾物,也是與佛有緣、具有靈性的寶物,是人們十分喜愛的護身之物。街區按玉石的產地和種類設立專賣店,根據誠信經營保障制度,以保證其以提供的產品、商品和服務都有良好的質量和公平價格,提高游客的購買信心,達到購銷兩旺的效果。
佛緣食品區
根據當地盛產的水果(蘋果等)、蔬菜(玉米和胡蘿卜等)和法門寺無形資產價值,生產佛緣飲食品(佛露牌系列飲食品、如純凈水、果汁、蔬菜汁和佛源牌健康(素)食品系列等),擴大就業機會和增加稅源,生產商也可利用此品牌快速占領市場,獲得優厚回報。
佛緣儀品區
根據香客、游客事佛的心理特點,生產事佛活動需要的各類儀品(佛香、佛紙、佛花、佛燈等)。
佛緣禮品區
根據香客或游客敬佛的心理傾向,生產各類佛緣禮品(佛像)供香客、游客回家供奉;利用香客或游客紀念或親友饋贈的心理傾向,生產各類佛緣禮品。
佛緣飾品區
根據香客或游客崇佛的心理需要,生產各類佛緣飾品(佛珠、佛鏈),滿足香客、游客觀光游覽后希望得到佛蔭的心理需要。
其它佛緣產業區
其它與佛有因緣關系的產業。
佛緣產品直銷街
在佛緣產業區修建佛緣產品直銷一條街,銷售佛緣產品,形成“前店后廠”的空間格局,即方便入駐廠家展示產品,又方便游客購物。
佛學應用創新中心
佛學應用創新研究基地,企業通過對佛學理論的研究,將其應用于現代管理,用于新產品的研發,包括新型電子商務服務等。
佛學應用創業園
佛學創新成果應用基地,文化人才與科技人才創業基地,企業將佛學創新成果進行規模化應用或生產。
企業管理俱樂部
統一規劃,由知名企業認購,興建具有特色大休閑、娛樂、會議于一體的俱樂部群,用于企業內部培訓或接待。
佛武館
建設佛家習武強身基地,包括佛武表演、佛武比賽和佛武培訓等。
佛療中心
主要是佛療臨床應用研究基地,偏重臨床治療功能,以藥療、理療、心理療等為主。
觀光農業示范園(生態農場——生態別墅)
發展花卉、水果生態種植,開展農業觀光旅游活動;營造景區外圍廣闊的農業生產景觀、烘托佛教文化中心區的景觀建筑和佛事活動的氛圍,同時隱含開發高端別墅的設想。
農家樂(特色農莊)
住農家屋、干農家活、吃農家飯,以農事為特色,突出在佛事活動后,香客、游客“返璞歸真”,回歸社會,體驗農事活動、參悟禪理的心理需求。
法門寺文化景區管理委員會由市政府授權,全權負責法門寺文化景區9平方公里規劃區內的經濟活動和社會事務,主要負責貫徹執行文物保護、文化景區開發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黨的宗教政策;文化景區建設總體規劃的編制、實施;文化資源的開發、整理、保護、利用和經營管理;改善景區自然環境和投資環境等7項工作。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文化產業投資集團共同投資。
陜西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有限公司,是經陜西省人民政府2006年第八十六次專題會議研究決定成立的國有股份制企業,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由西安曲江新區派出經營建設團隊,在董事會指導下,全面負責法門寺文化旅游景區建設。
粗略概算,整個9平方公里旅游經濟區開發建設總投入為139.022億元,其中包括:基礎設施投入289416萬元,城市配套設施投入40423.5萬元,土地建設征地投入151170.2萬元,項目建設費909210萬元,以下是計算分析過程:
規劃完成經濟區8.983平方公里可開發用地的基本土地開發及“九通一平”,所需資金估算如下(不包括征地費用):
13473.75畝×21.48萬元/畝=289416萬元 (即:
注:基礎設施平均投入成本數據(21.48萬元/畝)由開發建設商提供
以下預算僅包括:市政配套投入、社區配套投入、文教體育設施配套投入。
序號 |
項目內容 |
單位
萬元/公頃 |
單位
(公頃) |
總投入
(萬元) |
|
1 |
市政配套投入 |
15 |
898.3 |
13474.5 |
|
2 |
社區配套投入 |
20 |
898.3 |
17966 |
|
3 |
文體設施投入 |
10 |
898.3 |
8983 |
|
合計 |
40423.5 |
|
注:上表單位成本為經驗數據,參考一般產業園區投入狀況。
土地建設征地投入總計為151170.2萬元,其中包括兩項:
根據法門寺現時的補償標準,征地補償費約為9.307萬元/畝,即139.605萬元/公頃,共征地
13473.75畝×9.307萬元/畝=125407.2萬元 (即:
此外,經濟區的拆遷補償費合計為25770萬元,其中:
單位房:
工商戶:
民房:
項目名稱 |
建筑面積
(萬㎡) |
單項造價
(萬元) |
舍利塔(舍利塔——佛光大道——山門) |
3.8 |
60000 |
法門寺(瑰琳宮24院) |
12.7 |
19080 |
佛珍館(博物館、僧輝館) |
6.8 |
12000 |
佛文化交流中心 |
6.2 |
18000 |
悟佛園(佛文化主題公園) |
1.9 |
5000 |
佛學院(含佛研院) |
9.4 |
11232 |
禪修村 |
6.4 |
7488 |
管理、商業服務(小賣部、小食店) |
7.8 |
7800 |
佛泉養生村(五星級露天溫泉賓館) |
5.8 |
37700 |
周原文化主題酒店(三星) |
4.5 |
18000 |
老年公寓 |
22.8 |
27360 |
靜心園(青年公寓) |
12.8 |
17920 |
高級別墅 |
11.6 |
34800 |
康體城 |
3.9 |
7800 |
佛療中心(一) |
5.4 |
10800 |
服務中心(飲食娛樂) |
3.2 |
8000 |
公寓(居民) |
26.8 |
32160 |
行政管理中心(社區服務中心) |
10.8 |
16200 |
旅游服務中心區 |
24.6 |
36900 |
佛都文化城 |
6 |
12000 |
休閑酒店 |
5.3 |
31800 |
商務酒店 |
5.1 |
17850 |
特色商業街 |
4.8 |
14400 |
綜合娛樂城 |
3.8 |
9500 |
親子樂園 |
2 |
5000 |
潮流生活館 |
2.8 |
7000 |
公寓(居民) |
58 |
69600 |
產業用地 |
79.6 |
87560 |
佛學應用創業園 |
32.2 |
48300 |
企業管理俱樂部 |
53.4 |
96120 |
佛武館 |
4.5 |
8100 |
佛療中心 |
18.8 |
37600 |
佛學應用創新中心 |
38.6 |
57900 |
汽車旅館 |
4.8 |
9600 |
服務中心 |
4.8 |
8640 |
合計 |
511.7 |
909210 |
按照我們前面對法門寺景區開發建設模式和開發運營商贏利模式,作為法門寺景區總開發商,主要投入有:
整個旅游經濟區9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入:289416萬元(見前述)
整個旅游經濟區9平方公里城市配套設施投入40423.5萬元(見前述)
佛文化中心區(佛法僧三區)土地建設征地投入151170.2萬元(按前述標準計算)
上述合計為481009.7萬元,如果考慮在佛文化區的建設工程費14.06億元,則總投入達到62.16億元。
宗教區(佛文化中心區)贏利模式
區域 |
贏利模式 |
贏利途徑(產品或活動經營)舉例 |
佛文化
中心區 |
旅游門票贏利模式 |
門票收入 |
游憩產品服務贏利模式 |
悟佛園吉祥系列產品,禪修村修行體驗活動等 |
|
宗教特殊產品贏利模式 |
功德牌位、佛像供養等 |
|
旅游綜合服務贏利模式 |
提供電瓶車和導游服務、出售香和飲料等 |
|
商業深度開發贏利模式 |
浴佛節、盂蘭盆會、涅槃節、成道日、大法會等 |
|
慈善募捐收回固定資產投資模式 |
募捐活動 |
非宗教區(佛文化中心區除外)贏利模式
區域 |
贏利模式 |
贏利途徑(產品或活動經營)舉例 |
非宗教區域
|
資源資本化贏利模式 |
土地增值開發贏利 |
無形資產價值化模式 |
戶外廣告經營權、街道橋梁冠名權轉讓、溫泉資源有償使用等 |
|
品牌輸出贏利模式 |
旅游商品的貼牌生產、品牌授權使用等 |
A、土地出讓收益預測(以非宗教區為主)
土地投資效益來源主要靠部分土地出讓收益。隨著基礎配套設施的完善,投資環境的改善,商業氛圍的濃郁,土地也隨之而升值。
參照國內著名風景區及項目周邊地區的土地出讓價格,考慮到本項目稀缺性,我們可采用主題限量專營的招商策略提高土地出讓價格,故按市場價格工業用地20萬元/畝、居住用地120萬元/畝、商業服務用地200萬元/畝進行概算。
如下表計算結果,土地出讓總收入為71.4億元,扣除開發成本48.1億元后,可獲得利潤23.3億元。
序號 |
項 目 |
出讓面積
(畝) |
單價
萬元/畝 |
總收入(萬元) |
1 |
工業用地 |
746.25 |
20 |
14925 |
2 |
居住用地 |
1320 |
120 |
158400 |
3 |
商貿用地 |
2704.5 |
200 |
540900 |
合 計 |
4770.75 |
—— |
714225 |
B、城市經營其它收益(以非宗教區為主)
指除了土地轉讓以外,整合城市其它要素并通過市場運作所獲取的收益。參考國內一些旅游經濟區的核算,以每年每平方公里收益為350萬元計算,10年共收益為3.14億元。
C、景區商業經營收益(以宗教區為主)
每年可獲利15868萬元,10年共收益為15.868億元。收益概算如下:
門票:游客調研的門票認可價平均為90元,以平均200萬人/年計,合計18000萬元/年;以利潤占70%計算,每年可獲利12600萬元,10年共收益為12.6億元。
電瓶車:每年30萬人次,人均消費20元,合計600萬元/年,以利潤占60%計算,每年可獲利360萬元,10年共收益為0.36億元。
悟佛園:每年80萬人次,園內人均消費20元,合計1600萬元/年,以利潤占50%計算,每年可獲利800萬元,10年共收益為0.8億元。
素食館:每年30萬人次,人均消費25元,合計750萬元/年,以利潤占30%計算,每年可獲利225萬元,10年共收益為0.225億元。
禪修村:每年10萬人次,人均消費300元,合計3000萬元/年,以利潤占30%計算,每年可獲利900萬元,10年共收益為0.9億元。
佛文化交流中心(佛劇院):平日白天3場日間佛樂音樂會,每場30-40分鐘,票價20元,每場150人,夜間佛樂音樂會一場,60-70分鐘,票價38元,每場300人,以330天計算,一共可收入673萬元;高僧講壇和大法會共30場,每場800人,人均100元/場,可收入240萬元;兩者合計913萬元,以利潤占30%計算,每年可獲利274萬元,10年共收益為0.274億元。
旅游商品(飲料、風味小吃、紀念品等):每年100萬人次,人均消費15元,合計1500萬元/年,以利潤占30%計算,每年可獲利450萬元,10年共收益為0.45億元。
停車費:根據調研的數據,法門寺的游客有39.3%是自駕車游,考慮到今后外省游客的比重將會提高,我們預計自駕車游的比例將降為30%。每年平均停小車20萬次,每次10元,停大車35000次,每次30元,合計收入305萬元/年,以利潤占85%計算,每年可獲利259萬元,10年共收益為0.259億元。
D、宗教活動收入(以宗教區為主)
按粗略概算,每年宗教活動及相關收入為3.2~4.6億元,10年收入可達32~46億元。收入分析如下:
募捐:
——緣起書直接募捐
以佛祖舍利的至尊地位和舍利塔的規模效應來看,參照普陀山等佛教景區的經驗,加上合理有力的募捐方法,這一部分預計可達到3~5億元。
——萬佛朝宗供奉金
以每尊金佛供奉金平均100萬元計算,此一部分500尊金佛可募集5億元,但募集時間需要一段比較長的過程。
——長生祿位和往生蓮位供奉金
每個牌位供奉金3000~5000元/年,規劃各設99999個,10年預計可望募集10~1 6億元。
——-蓮座刻名供奉金
以9999瓣,每瓣1萬元計算,約可募集1億元。
——海會塔靈位
存放逝者骨灰之海會塔,可設99999個靈位,每個靈位以3000~5000元/年計,約可募集6~10億元。
香油收益
功德箱的收入一般不易估計,根據國內類似寺廟情況粗略估計,合十舍利塔建成開光后,每年各種功德箱的收入可望達到6000~8000萬元,10年預計可達6~8億元。
佛儀用品銷售收入
每年100萬人次,人均消費20元,合計2000萬元/年,以利潤占50%計算,每年可獲利1000萬元,10年共收益為1億元。
七、路線設計
以佛光大道為中軸線、以拜佛、禮佛、悟佛為目的復合型游覽線,根據旅游設施的性質和區位特點,可細化組織若干條旅游線路,引導游客活動方向。
非宗教產業組團,通過景觀空間、民風民俗的紐帶聯系,形成了以佛文化中心區為依托的特色旅游線路,
民俗風情游線
以關中風情為基調,集餐飲、購物、休閑娛樂、養生健身多種服務為一體的特色板塊。
佛泉特色游線
在三泉連線上景觀空間內,串連了佛泉養生區、佛都服務區、佛緣產業區三大功能板塊,融玩水、購物、觀摩于游樂中。
佛塔特色路線
在法門寺文化景區內的一條大游線,串連了合十舍利塔、真身舍利塔、漢塔、塔群婆羅浮屠、大金塔、金剛寶座塔、白塔等各具特色的世界佛塔建筑薈萃,是景區最具特點的游線,可組織漫步游或者電瓶車導游。
佛境綠野游線
聯系文化區和服務組團間的過渡綠帶以及各景觀綠蔭廊道,形成連接兩大旅游線路的佛境綠野游線。
主要以佛教朝拜儀式、法會以及重大的佛教節日為契機舉辦的大型活動。
千人傳燈法會
傳燈活動由“點燈”和“傳燈”兩個過程組成,傳燈有薪火相傳,光明不斷的含義。在佛教中,燈代表佛法,佛法代表智慧,智慧之光明能破除愚昧之黑暗。傳燈是佛法弘傳的一個象征。“傳燈法會” 寓意以燈光相續,把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傳遞到大眾心中,帶來無限的溫暖、希望、祥和、平安和歡喜。
浴佛節系列活動
5月21日(農歷四月初八)是世界佛誕日,法門寺文化景區從21日起至23日舉行盛大的浴佛系列法會。
農歷初一、十五瞻拜禮
法門寺文化景區合十舍利塔地宮內安奉的釋迦牟尼佛指真身舍利,農歷每月初一、十五由地宮升起,供廣大游客、信眾瞻拜,其它時間可在法門寺寺院瞻仰舍利影骨。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歷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信正行,以滿所愿,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在節期假日的基礎上,融合佛教信仰、迎合信徒參拜需要,結合法門寺特色,推出相關的節假日組合產品,吸引廣大香客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迎春納福燈會
從大年三十起至正月十五,法門寺文化景區舉行迎春納福燈會,整場燈會將以“福”為主題線索,以傳統佛文化為核心內容,以民俗花燈為主要依托,將展出全是由蠶繭拼接成龍型的燈組,用透明的小藥瓶拼接成的鳳凰及陶瓷制成的曼飛龍佛塔的燈組等,這些奇特的創意,繽紛的色彩,誠意的祝福將帶給您視覺上的沖擊,心靈上的震撼。
佛指圣域慶六一, 福佑兒童度佳節
“六一”兒童節,法門寺邀請了中華小記者站的百余名兒童和家長們,參觀游覽法門寺文化景區,為孩子們準備佛家文化的過堂體驗餐,迎請智慧增長香,祈求文殊降智;并抄經祈福,感受佛家的禮儀,體會佛文化思想。
暑期活動之尋蹤法門,探秘七寶——大型探寶活動
針對學生推出了“尋蹤法門、探秘七寶”大型探寶活動,讓年輕的游客在親身探尋佛文化真諦的過程中,更有機會得到法門寺開光禮品,獲得福緣加持。活動期間根據法門寺文化景區的歷史文化和佛教等相關知識,設置問題,通過文字和圖片對問題做以描述,制作成尋寶解密圖,讓游客尋找“七寶”解答問題。
佛文化藝術展
藝術展展區內容涵蓋了繪畫、琉璃、陶瓷、唐卡、文物等諸多藝術展現形態,展品均為海內外多位知名藝術家的優秀作品。旨在展出最具代表性、觀賞性、最能體現佛教文化特色的藝術珍品。以此傳播慈愛、寬容、和諧、和平的美好理念,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藝術詮釋。
法門棋局參禪法門萬象
佛理與弈局,這兩種見性見心的事物,在佛教圣地機緣際會。在進行的“法門參禪”互動訪談現場,古琴悠揚,禪茶飄香,四大元老凝神對弈,暢談棋緣、棋道。主持人以“喧囂里的寧靜”為主題,分別與四大圍棋高手王汝南、宮本直毅、曹薰鉉、林海峰對話,由棋道談人生,由人生入佛理,一同參悟由棋道、佛理導向喧囂世界中寧靜的大智慧。
“法門之光”福慧營
每一屆“法門之光”活動會確定一個主題,堅持佛教正知正見的信念,以凈化人心為原則,集合佛教千百年來所秉承的智慧與慈悲,揭示身、口、意三個層面的生命內涵,傳播增長良善風氣的人、事、物。主要是幫助年輕人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標,思考自己生命價值,并為大家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播下安樂、富有的希望種子,耕耘大家共愿共求的人間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