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旅游度假區的規劃設計,首先涉及到的就是選址。度假區的選址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一、旅游度假區的資源條件
影響旅游度假區選址的資源條件具體有:
1、適宜的度假氣候。在旅游度假區選址時,要充分考慮并詳細分析氣候條件:包括度假季節的長短與不適宜的天氣(諸如嚴寒、酷暑、臺風、沙暴、陰霾、淫雨等等)出現的機率與日數。氣候條件直接影響客源,進而影響度假旅游淡旺季的分配與長短,最終影響旅游度假區的經濟效益,因而氣候是旅游度假區選址首要考慮的因素。
2、優美的自然風光。旅游度假區所在地區必須空氣清新、環境僻靜、風光秀麗。度假旅游者將假日的閑暇消融在山光水色之中。從當今世界看,旅游度假區多選址于海濱、湖濱、山區和森林地帶。山區和森林地帶是自然景觀最豐富、生態系統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海濱和湖濱地帶則以大面積水體構成粗獷、開敞的游憩空間。
3、有豐富的可供開展特色室外活動的游憩運動資源。世界各地的旅游度假區都力圖集休憩、娛樂、醫療保健、體育運動為一體,將旅游度假區辦成新型的多功能旅游綜合體,籍此鞏固傳統的中老年度假旅游市場,大力開拓青年市場。這也促進旅游度假區不斷向海濱、湖濱、山區、溫泉地與森林地帶等有利的區位集中,以便展開日光浴、海水浴、“森林浴”以及泥療、沙療、海療與溫泉療養等健身活動,也有利于組織滑雪、登山、騎馬、垂釣、狩獵與水上運動。
4、或者位于旅游吸引物(如海灘、湖泊、滑雪場、考古與歷史遺址等)附近。如果度假區周邊有著名的旅游風景區或者文化旅游資源,會極大地豐富游客的度假活動,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增加對客源市場的吸引力。
二、度假區的交通狀況
交通是連接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通道,其發展程度決定旅游度假區的通達條件與可進入性。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建立旅游度假區,必然會導致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交通設施的建造上,而這是開發商難以負荷的,因此要盡量將旅游度假區建立在已經有一定的交通設施的基礎上。
三、度假區的基礎設施狀況
主要評價旅游度假區擬建地區的水、電、氣、暖、道路、郵電等旅游基礎設施的現狀與水平,供水、供電、排水排污、通訊等基礎設施是否具有開發可行性。在交通設施解決之后,供水是最重要的。
四、客源市場的經濟特征
客源是旅游的主體,也是旅游業賴以生存、得以發展的基礎。旅游度假區的經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度假旅游客源充裕的程度。通常從客源市場、客源類型、客源數量、客源消費水平四個方面評價旅游度假區的客源分布。客源地的社會人口特征對這個區位的旅游業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這就要求規劃者對人口進行分析,分析其數量、收入、婚姻狀況、家庭規模、閑暇時間、教育水平、職業、宗教、對旅游的態度、對各種旅游產品與服務的偏好等。對于國內度假旅游市場,可以從區域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市職工家庭人均生活費三個指標具體評判。
五、要考慮區域經濟狀況及企業關系
區域經濟狀況往往影響土地、勞力、資金的可獲得性及成本。企業關系涉及到同行業的競爭以及與其它行業的競爭,涉及到資源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