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業,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在瞬息萬變的新時代,亦呈現出新的發展方向和演變趨勢。雖然受金融危機等事件的影響,但旅游業表現出“敏感而堅強”的特征,危機一過,即刻恢復;因為休閑社會、“泛旅游”和云市場 ? 泛產品時代已經到來,一場新的旅游革命悄然降臨。全球旅游地圖正在發生“向東看、朝東走”的劇烈變化:新興旅游市場崛起,尤其亞太地區飛速發展,引領世界旅游;從世界地圖角度和中央政府的動員令來透視,Tourism Made in China已經開始創造不一樣的旅游風景。那么充滿變化的旅游業的未來到底是怎樣的呢?政治、經濟、社會、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環境、技術等改變我們生活的趨勢告訴你。未來中國的觀光市場在哪里呢?千萬流動大軍的八億農民告訴你。中國旅游規劃與設計的夢想是什么呢?建設成為度假天堂的中國城市告訴你。
【關鍵詞】中國旅游;旅游市場;趨勢分析
一、旅 游
現代旅游業產生于19世紀中葉,20世紀是世界旅游業的大發展時期。特別是二戰以后,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不斷改善的社會經濟狀況,使旅游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21世紀以來,世界經濟進入一個格局變化的新階段、新時代,世界旅游業也隨之呈現出新的發展方向和演變趨勢。
(一)“敏感而堅強”地增長著的全球旅游業
受金融危機、油價上漲、匯率波動等世界經濟形勢以及H1N1流感等危機事件的影響,2009年全球旅游需求有所回落,旅游業發展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正如以往多次的世界范圍內的旅游危機歷程表明的那樣,旅游活動已成為人類基本需求之一,為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旅游業表現出“敏感而堅強”的特征,危機一過,即刻恢復。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 2009a)表示,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好轉,全球旅游業在2010年初已經開始恢復。根據UNWTO(2009b)的預測,到2020年國際入境旅游人數預計將近16億,在1995~2020年期間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1%,這遠高于世界財富3%的最大年增長率(Dwyer et al., 2007) 。盡管旅游業最近幾年的發展很不穩定,UNWTO相信預測的基本趨勢不會有很大的改變,短期的衰退將在中長期得到補償。到2030年,將有19億國際游客,世界旅游收入將增長到2萬億美元(Yeoman, 2008) 。世界旅游與旅行理事會(WTTC,2009a)亦表示,雖然2009年全球旅游業受到沖擊,但仍將會維持其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導地位,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WTTC預計,旅游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將從2009年的9.4%(54 740億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9.5%(104 780億美元) 。
旅游業的“堅強”的發展勢頭不僅體現在旅游人數、旅游收益的增長,其在就業崗位的創造、出口創匯等方面也表現出迅猛勢頭。WTTC(2009a)預計,全球旅游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從2009年的2.20億份,提高到2019年的2.76億份,從占據整體就業市場的7.6%、平均每13.1份工作中會產生1份工作,到2019年占據就業勞務市場的8.4%,每11.8份工作中就有1份是從旅游業中產生的。從國際游客和旅游商品產生的出口收益,估計將會從2009年的19 800億美元(占總出口額10.9%) ,增長到2019年的41 320億美元(占9.8%) 。此外,旅游相關的交通、住宿、餐飲、娛樂等各個部門也都表現出快速增長(Cole & Razak, 2009) 。空中客車公司(Airbus,2009)預測,2009~2028年間全球對新客機和貨機的需求量將有24 951架,波音公司(Boeing , 2009)也預測,在未來20年里航空運輸的年增長率將達5%。
(二)休閑社會:度假成本與就業成本的博弈
為什么全球旅游業發展雖然敏感卻能堅強增長?一種解釋是,在工業化、城市化社會發展進程中,休閑、旅游活動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就業機會成為社會稀缺資源,政府為公民提供休假機會的成本要遠低于為其創造就業機會的成本,創建全民休閑度假制度、鼓勵適度的帶薪休假,成為雙方博弈的必然后果。有相當長的時期,人們對旅游業的重視,僅僅聚焦于其在經濟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如果眼睛只看錢,顯然把旅游看低了:我們必須要從社會控制角度看待休閑和旅游事業的發展。我們可以把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分成四個階段,即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和休閑社會。在休閑社會里,人類的時間配置可以分為三個維度,也就是說,人類時間利用的分布,主要配置于工作、學習、游憩(休閑與旅游)三個方面。
西方國家走過的歷程反映出游憩(休閑與旅游)是一種普遍性存在。對于中國人來說,休閑與旅游也將逐漸成為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信息發達,使人們用于勞動的時間越來越少。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國人已普遍具備出游能力(其中城鎮居民具備經濟與閑暇雙重條件,鄉村人口具備閑暇條件)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增大,城市中80%以上的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許多人選擇休閑旅游來放松身心(吳必虎,2009) 。中國經濟平均以8%的比率增長,實際上在東部沿海地區,在城市地區比這個更快。因此中國公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到外地甚至海外旅游的條件已經逐步形成了。在閑暇時間方面,一年中有115天的法定節假日,這種閑暇時間資源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所增加(可與現代西方國家比較) ,例如目前,人們上班可能在路上要花費一兩個小時,不遠的將來,以3G為代表的網絡技術可以讓一部分人在家里辦公,這樣一來,一天就可省下2~4小時。休閑與旅游發展,還與人們對其重要性的認識水平有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花錢花時間去休閑、旅游是有很大價值的,這樣就更推進了把休閑度假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實現。由于中國人口眾多,我們的休閑、旅游活動規模將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壯觀的景象。
吳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