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位于宜蘭縣冬山鄉大進村大進路1-1號梅花湖鄰近的山丘上。梅花湖是一個天然湖泊,因為湖面呈五片花瓣的形狀故名。湖畔廣植梅花、杜鵑、柳杉等。落英繽紛的湖面,低垂輕擺的楊柳,景致相當優美。香格里拉休閑農場以此為鄰,占地55公頃。海拔250公尺,四面環山,景致十分清麗。年平均25度的氣溫不僅沒有讓人感到畏寒,反而終年都有適合歡樂的氣候。農場原來只栽種果樹,后來逐步增設農產品展售區、鄉土餐飲區、品茗區、住宿度假區、農業體驗區及森林游樂區等,而成為一個兼具采果、休閑、度假、生態等多功能的旅游地。香格里拉休閑農場也是一間最豐富的自然教室,里頭的生物種類包羅萬象,有獼猴、樹蛙、螢火蟲、蝴蝶(鳳蝶)和各式植物,年紀不分大小,都適合在這里學習屬于大自然的珍貴知識。
走進農場,沿步行道前行可抵一片濃陰的相思林,林間秋千、吊床、涼亭散布,是享受森林浴、烤肉、打盹最悠閑的天地。果樹區栽種芭藥、柚子、金棗、柳丁等多類果樹,一年四季輪流開放采果。循著森林浴步行道漫游園區,全程僅需1小時。步行道最高點觀日樓,是觀賞蘭陽平原旭日初升的佳地。場方也從事螢火蟲的復育工作,每年四五月間園內可見火金姑提燈飛舞。農場設有歐式森林小屋,周圍遍植山花,夜宿于此,宛如置身香格里拉仙境。
(二)總體布局
? 住宿區
休閑農場內設有清新雅致的住宿設施,共106間不同檔次的鄉野套房。在房間內可以一覽農場的美景。而且對住宿旅客贈送景觀果園門票,并可免費參加民俗活動。
? 農村體驗區
農村體驗區里種植各式果樹依季節性采果,因為沒有噴灑農藥,所以累累的果實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最天然、有機的,入園後水果現摘現吃,任游客吃到飽。體驗區也提供解說服務,讓都市人了解農場園區內生態以及植物品種。體驗區內還有以廢枕木、舊建材再利用搭建而成的原野體能場,讓游客舒展筋骨、運動強身。步道旁的茅草涼亭,數十年來都是由農場主人親手搭建及維修的,以農起家的農場主人,即使不再需要下田耕作,但仍不忘勞動的樂趣,依然保持這項技藝,更藉此向游客傳遞其經營的用心。
? 廟口文化區
農場最具特色的是廟口文化區,每晚有打陀螺、布袋戲、釣瓶子、放天燈及搓湯圓等體驗活動,重現臺灣早期農村生活的娛樂。游客除了可以了解各式童玩的由來外,還可以配合DIY活動,自己親手制作,滿足每個人潛在的赤子之心。農場設有專門的體驗DIY活動,如有專門的老師知道制作天燈、木烙(在一塊兒原色木板烙上各式的圖案)、利用各種葉子不同的紋路葉脈,搭配特殊的染料制作獨一無二的T恤等等。
? 烏心石樹林自然生態區
位于農場周邊,內有徒步小徑,走一圈約15分鐘,適合清晨或午后漫步。烏心石是臺灣原生的優良樹種,幾百年來,臺灣人民將這份上天賜與的禮物,化為日常中所需的各式用品;解決了先民的生活問題,更累積了一份對烏心石濃郁難散的依賴情感。幾百年過去了,烏心石卻也日益消失……羅東林管處與香格里拉休閑農場,自民國六十九年十月開始種植烏心石樹苗,七萬株等待新生的苗子,正為現在的臺灣人滋養一股正港的樸實精神。幾個春秋過去, 七萬株樹苗終于拔高成林, 重現了早期遍布臺灣山林的原始風貌。現已成為有名的烏心石采摘園。
(三)農場文化
? 稻草文化
農場充分利用稻草開發出了眾多令人驚嘆的工藝作品,如彩繪草垺、稻草面具、稻草畫、稻草紀念物、稻草娃娃、稻草編織等等,使得農場的稻草藝術聞名全國。農場內有大草垺,并由設計師繪上兩位王公臉譜,面向圣福廟為開漳圣王,面向進興宮為古公三王,為當地的特色地標。
稻草藝術節:每年夏季農場會舉辦一年一度的稻草藝術節,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各小區推出許多有趣的藝文表演,如朝陽小區的竹炮施放、白米小區的木屐舞、玉田小區的弄獅表演和珍珠小區所表演的稻草面具舞及珍珠之歌歌唱,皆讓游客在旅游中徜徉藝文風情。
稻草藝術節主辦單位除安排音樂、舞蹈、歌唱、歌仔戲、原住民歌舞等活動外,在靜態展覽部份,有全縣目前從事小區總體營造的小區成果展,另有迭草垺、搓草繩、稻田拔河、幼兒推稻草球、稻草人裝飾等農村趣味競技活動,使稻草、風箏等文化產業創意發揮,為農村帶來豐沛的生命力。
? 風箏文化
冬山風箏節:農歷九月,臺灣吹起著名的九降風(無雨的北風),秋收冬藏的農閑時節,人們以放風箏為娛樂,滿天飛舞的大小風箏,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景致,體現了農村生活的閑情意致。
風箏博物館:早期的農村生活,風箏是一項農閑時的民俗娛樂,每當秋高氣爽時節,各式爭奇斗艷的風箏滿天飛舞。目前館內收藏一千多件風箏作品。二十年來,冬山國小校園內的冬山風箏館,提倡風箏民俗活動與美術教學成果展示,經過冬山鄉舉辦鄉鎮特色活動冬山風箏節后,風箏已成為冬山鄉知名活動,在冬山鄉公所規劃及冬山國小師生的協助下,將小小的風箏陳列室,轉成為鄉鎮主題展示館,將校園藝術文化帶入小區內承傳并推廣。
? 木屐文化
休閑農場所在的中山休閑農業區內,有一個白米小區,小區特別與學校合作,由小區中對木屐文化相當熟悉的居民到國小擔任木屐老師,除了教導學生了解木屐制造過程外,也特別在學校成立了木屐舞。學校不分年級的學生組成了木屐舞隊,每周固定在學校學習木屐舞,而這些學生不但不定時參加表演,回到小區也與小區媽媽組成的響屐舞隊相結合,讓學生了解木屐不僅僅是一種產品,更具備了優美的文化意義,并且透過木屐舞的表演讓參觀的民眾體驗木屐多元的文化特色。
(四)模式啟示
? 項目活動豐富,注重參與體驗
依托農村生活方式的娛樂,設置專門的體驗DIY活動。豐富的活動大大提升了農場產品的參與性。尤其是在當前體驗經濟形態下,這種參與體驗更顯得尤為重要。而且這種參與體驗實際上為產品銷售提供了一個新的形式,這種形式更容易被游客所接受,更能激發其購買欲望。
? 打造多種文化,提升農場內涵
項目依托當地的特色,逐漸打造出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吸引力,如香格里拉休閑農場的稻草文化,在其重點打造下,已經使其稻草藝術聞名全國。依附這些文化所打造的各種特色產品、開展的各種節慶活動,大大提升和豐富了農場的內涵。
? 多種服務功能,豐富產品類型
香格里拉休閑農場包含了豐富的旅游業態,涵蓋了旅游服務的整個流程,滿足了不同層次的旅游需求。有完善的接待設施、多樣的餐飲美食,服務于商務人士的大型會議室,滿足休閑娛樂的觀光果園、生態美景,極具參與性的體驗活動及各種特色節慶活動等等,豐富了農場的產品類型,拓展了市場需求。
備注:案例出自《大連創意農業博覽城旅游總體規劃暨重點地段修建性詳細規劃》項目。